T

ea and life

茶与生活

华体会(中国)

  • 地址: 梅坞庄园店 杭州市西湖区梅家坞2号

  • 传真:

  • 邮箱: zjtpco@zjtea.com

茶文化
Tea Culture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茶与生活 > 茶文化 > 舌尖上的乌龙茶

舌尖上的乌龙茶

华体会体育:2017-10-26 10:27:20 撰稿人: 浏览量:
返回列表

一种茶,可谓玄妙,开出花香,结出果香。草香、花香、果香、焦糖香在口腔里层次分明得回旋着,于是便魅惑了人心,让人一见倾心,这便是芳香馥郁的乌龙茶。 

乌龙茶又名青茶,它综合了绿茶(不发酵茶)和红茶(全发酵茶)的制法,属半发酵茶类。由于乌龙茶在加工过程中的晒青、晾青、摇青工艺,形成乌龙茶干茶色泽青褐,故按发酵形成的色泽分类又称“青茶”。 乌龙茶经晒青、晾青、摇青、杀青、揉捻、干燥制成,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,其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,色泽青褐,汤色黄亮,叶色通常为绿叶红镶边,有浓郁的花香。 

“乌龙”为茶名,根据历史上记载,有几种说法:(1)以地名命名北宋刘龠写的《龙之集》。(2)以茶树品种名命名(1937 年,福安茶业改良场庄灿彰《安溪茶业调查》:软枝乌龙相传百余年前由安溪人苏龙移植于建瓯,品种优良,以苏龙谐音“乌龙”命名茶树品种)(3)乌龙茶名可能由宋代北苑龙团凤饼演变而来(明朝洪武初年(1368年)罢造龙团改制散茶,品质提高,香味浓郁,色泽偏乌,因此得名乌龙茶)。 

乌龙茶的发源地有闽南及闽北武夷山两说。但福建是乌龙茶的原产地是毋庸置疑的。乌龙茶的起源也有争议,有始于北宋和始于清咸丰诸说。一般认为始于明末,盛于清初。乌龙茶名称最早的记载见于施鸿保《闽杂记》(1857年“建茶名品甚多,……近来则尚: 沙县所出一种乌龙,谓在各种之上。”福建产茶甚早,唐代陆羽《茶经八之出》:“岭南,生福  茶州、建州、韶州、象州。福州生闽方山山阴县……往往得之,其味极佳。”建州即今建瓯。 在因此,福建产茶历史早在7世纪,是距今1400多年前的唐代或唐代以前的事。到了宋代范仲淹(988-1052年)的《斗茶歌》,苏轼(1037-1101年)的《咏茶诗》,都说明其时已将武夷茶作为贡品。元代大德元年(1320年)在武夷九曲溪第四曲溪边,设御茶园,制龙团五千饼入贡。明代万历年间(1573年)徐勃《茶考》:“环九曲之内,不下数百家,以种茶为业,岁所产数十万万斤。”清代释超全(阮文锡帐武夷茶歌》中:“最喜天晴北风吹,若遭阴雨风南来……”对乌龙茶加工中气候与品质的关系已有深刻了解。到l717年任崇安县令的陆廷灿在《续茶经》中引述王草堂的《茶说》对乌龙茶的制法,“武夷茶……炒焙兼施,烹出之时,半青半红,青者乃炒色,红者乃焙色也。茶采而摊,摊而攘,香气发越即炒,过时不及皆不可。既炒既焙……”。当今的“三红七绿”,与其乃一脉相承。上述表明,起源于福建的乌龙茶,应说肇始于明代,盛于清代。1866年台湾乌龙茶开始出口,1936年福建省产乌龙茶达2000余吨,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的“乌龙茶热”,把饮乌龙茶之风吹向全球。 

根据产地的不同,乌龙茶可分为福建乌龙茶,广东乌龙茶和台湾乌龙茶。由于福建乌龙茶生产历史悠久,闽北和闽南在地理环境、茶树品种、加工工艺上有显著的差异,各自特征明显,又分为闽北乌龙茶和闽南乌龙茶,这样中国的乌龙茶就有四大类:闽北乌龙、闽南乌龙、广东乌龙和台湾乌龙。 

闽北乌龙茶主产于福建北部武夷山一带。包括的品类有武夷岩茶、闽北水仙、闽北乌龙。 

闽南乌龙茶主产于福建南部安溪、永春、南安、同安等地。主要品类有铁观音、黄金桂、闽南水仙、永春佛手,以及闽南色种。 

广东乌龙茶产于广东东部地区。商品花色分为凤凰水仙、色种、铁观音、乌龙四类. 

台湾乌龙茶产于台湾。台湾茶叶源于福建,1918年编《台湾通史》载:清嘉庆俥间“有柯朝者,归自福建,始以武夷之茶,植于铄鱼坑,发育甚佳,既以茶子二斗播之,收成亦丰,遂互相传植。”清道光年间,始制乌龙茶,运至福州精制出售。发酵程度有轻有重,发酵重者近似红茶汤色黄亮泛红,发酵轻者近似绿茶,汤色绿黄。著名的台湾乌龙茶有冻顶茶、文山包种、木栅铁观音、南港包种、石门铁观音.白毫乌龙、竹山乌龙、梅山茶、玉山茶等。 

20世纪末,由台湾和泰国正大集团,先后在浙江和四川建立乌龙茶生产基地,使乌龙茶有了新的区域发展。 

乌龙茶花色品种较多,大多数品名以茶树品种名称命名,如用“黄锬”品种加工成的茶称之“黄金桂”;以“水仙”品种加工成的茶称之“水仙”;以铁观音、乌龙品种加工成的茶称之“铁观音” 和“乌龙”;以“凤凰单丛”品种加工成的茶称之“凤凰单丛”,品种名和品名合一。 

 乌龙茶的品质特点是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醇厚浓鲜,品后齿颊留香,回味甘鲜。其加工过程中的做青对于乌龙茶的品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。做青是晾青与摇青的多次交替。晾青也称“摊青”,是指经晒青或摇青叶亦或者烘青后的萎凋叶,移到阴凉通风处静置使之降温的过程,可使茎梗中的水分向叶片中扩散。摇青俗称“还阳”。将萎凋叶放在水筛或摇青机等设备中,使之转动,促使叶缘摩擦损伤,同时促进其内含物与水分由梗脉输至叶面与叶缘,使叶呈充盈紧张状态。方法有手工摇青、机械摇青和综合做青机摇青。手工摇青用水筛,在摇青中为弥补摇青的不足,常增加做手程序。做手是指用手来翻动叶片,使叶片受力均匀。做青的过程中,叶内物质水解(如糖苷类物质水解生成香气成分)和缓慢的有控制的酶性氧化,有利于香气滋味的发展,形成乌龙茶三红七绿的色泽与高香浓醇的内质。做青以北风天为宜。应遵循“看青做青”的原则:节间长、梗叶粗大的品种(如水仙、梅占等),含水率较高,容易发酵,做青宜轻摇、薄摊多晾,以利水分蒸发,避免发酵过度;梗细叶薄,叶张小的品种(如黄横),含水率较低,可厚摊短晾,防止失水过多,叶质肥厚,角质化强的,不易发酵的品种(如铁观音、乌龙等),则宜多摇重摇。做青还需依气候不同而灵活掌握:低温高湿气候,前期轻摇薄晾,后期重摇厚摊;而高温高湿天气,宜轻摇薄摊短晾,防止发酵过度;低温低湿气候宜厚摊短晾,以保水为主。做青谨防不足与过度。不足则乌龙茶香味带“青”;过度则乌龙茶香气低沉,汤色红暗,滋味淡薄,两者品质均差。闽南乌龙茶一般摇青四次,分别达到摇匀、摇活、摇红、摇香的目的。一般从当天下午5~6时开始至次日晨8~9时,做青历时长达16~18小时。闽北乌龙茶摇青一般6~8次,最多可达12次,每次摇青转数(或时间)较闽南乌龙茶少,摊青时间较闽南乌龙茶短。摇青(含做手。做手是指两手相对,手心向上五指分开轻轻捧起叶子抖动、翻动和碰撞,反复数次。做手促进叶与叶之间的摩擦损伤,加速做青的进程。)与摊青遵循以下原则:摇青转数(或时间)逐次增加,摊青时间逐次增长,摊青摊叶厚度逐次增厚,发酵程度逐次加深。最后一次摇青后,将摇青叶厚堆(气温高和湿度大的天气除外),以提高叶温,促进发酵。在做青过程中,萎凋叶叶缘细胞逐步轻度缓慢受损。多酚类化合物与氧化酶接触而发生一系列的酶性氧化、聚合、缩合反应,生成茶黄素和茶红素等产物。并产生大量的芳香物质,从而形成了乌龙茶的独特品质。

乌龙茶作为中国特种名茶,经现代国内外科学研究证实,乌龙茶除了与一般茶叶具有提神益思,消除疲劳、生津利尿、解热防暑、杀菌消炎、解毒防病、消食去腻、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,还突出表现在防癌症、降血脂、抗衰老等特殊功效。 

乌龙茶富含矿物质、维生素,是一种碱性相当高的茶。它有分解、消除脂肪,以及利尿的功效,能防止肥胖,对人体有健康作用,每天适量饮用还可轻松减肥。其也可强化心脏、增进身体健康,还能提振精神、促进胃液分泌与增进食欲,去除饭后油腻感、促进肠胃蠕动、帮助消化,还有祛痰、解酒的功效。并有研究指出,乌龙茶对抑制癌细胞,尤其是血癌,有缓和的作用。且能降低胆固醇、血糖,强化血管、消炎抑菌,达到预防动脉硬化、高血压与心肌梗塞等功效。据日本三浦与什村二氏研究中发现,乌龙茶1克中,平均含有0.5mg的维生素C,能有效预防坏血病,促进伤口愈合。喝乌龙茶也能强化肌肉的收缩、帮助神经敏锐,增进皮肤弹性和维持视网膜的正常功能。 

乌龙茶同红茶及绿茶相比,除了能够刺激胰脏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,减少糖类和脂肪类食物被吸收以外,还能够加速身体的产热量增加,促进脂肪燃烧,尤其是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。乌龙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,可以提高脂肪分解酶的作用,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,有降低血压、抗氧化、防衰老及防癌等作用。经常喝乌龙茶的人,身体质量指数和脂肪含有率都比少喝的人低。 

乌龙茶是茶叶的奇迹之一,何等的机缘才修成如斯的正果。她能唤醒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第一道嗅觉恩赐,唤起人类对温暖和食物充满向往的最原始的记忆,一如生命之初始。